教研教学

通知 / 公告

首页 > 教研教学 > 学科资源 > 语文

聚焦小品视角,提升写作能力

供稿:0  点击次数:3029  发布日期:2014/9/22 7:59:21

    摘要:
    在语文教学之中,作文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一大重点。在高考中,作文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光老师怕作文,学生更是如临大敌。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头就大,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难说,要不就是造作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试图把小品引入作文教学之中,借用小品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小品   艺术特点

    在语文教学之中,作文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在高考中,作文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但是提起写作文,学生就头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揭晓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无话可说,有话难说,怕作文,造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是生活积累不够。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许多学生还没有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尤其是理科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加之许多学校都在流行“封闭式”管理,使学生无暇深入社会,品位生活。另一方面是学生无意于留心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不把写作的意向带入生活,自然更不能养成好的观察习惯及掌握好的观察方法。
    二、学生有话难说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不足。现行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指出,“中学阶段要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读写知识,文学知识等”。但是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文不归类,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写不好,这在目前学生作文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力度不够。不少教师只在作文课上训练学生写作,讲读课上只讲读课文,把读写分开了。
    应该说,前者缺少的是生活的表象和意念,而后者缺少的是承载这种表象和意念的符号和形式。失去前者便无话可说,失去后者即使有话也难说,难写了。
    三、无话可说和有话难说,而又不得不说,不得不写,就会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原因是教师教导不力,没能把学生的写作愿望,写作热情调动起来。教师几句套话引导后,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就放手让学生写,这样怎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呢?这样的作文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乐趣?学生又怎能不怕呢?
    四、怕也得写,怎么写,那只有造了。怎么造?一靠编假话。学生无生活的真实体验,更无文学创作的本领。因此,所编的内容毫无真情实感,文中的“我”能“感动”得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喜、怒、哀、乐做作得让人满口牙碜。写作套路如出一辙,废话连篇。二靠摘、抄、凑。不是筛选借鉴,而是拿来照搬。要么用自己的话复述别人的文章内容,要么在别人文章的基础上略加修改或添枝加叶,要么从不同的文章上剪裁缝补,七拼八凑。这样造出来的文章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难以统一,显得不伦不类,丑态百出。
    面对上述的种种情况,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由此我想到了把小品这一艺术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既然我们把小品这一艺术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了,那么,小品是什么呢?它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我们就要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位。
    小品是可以搬上电视、电影,通过舞台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戏剧,既然小品属于戏剧的范畴,那么,它首先就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
    (一)时空的制约性
戏剧内容的容量是受演出时间和舞台空间的限制。剧本不宜过长,人物不宜过多,故事情节不宜太复杂,场景变化不宜过频繁,同时观众每一次看戏的时间也有一定限度,更不能每天接连不断的看戏。因此,戏剧表演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度之内,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加以艺术的浓缩和概括,高度集中的反映出来。我国有“剧场小地”的说法,这就形象地揭示了戏剧艺术这一特点。
    (二)直观性
戏剧是通过生动具体的舞台形象,直接感染观众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它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戏剧的直观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同时,戏剧还常用布景、道具、灯光、音响等手段,在舞台上创造出能看得见听得到的具体的景物,直接展现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和种种生活气氛。戏剧的直观性使戏剧更像生活,体现了生活的“真”。
    (三)综合性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的综合性特点是与在舞台上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人物的化妆、服饰、舞台的布景需要绘画、雕塑和其它工艺美术;人物的对话、独白与歌唱,按语言音乐美的要求,应具有音乐性,某些表情、气氛也需要音乐的伴奏;演员的姿态、动作,按形体美的要求,需要一定的舞蹈性的表演。戏剧的综合性使戏剧更像艺术,体现了艺术的“真”。
    概括地说,戏剧就是要在短时间,小空间内实现生活的艺术化。
    小品,作为戏剧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戏剧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具有它自己的个性特点:
    一是“小”。小品的剧本篇幅很短,多则上千字,少则几十字,人物一般不超过三四个,故事情节虽有曲折但并不复杂,无场景变换,演出时间多则十几分钟,少则几分钟。因为“小”,它所表现的往往只是生活的一个侧面;也正因为“小”,它所表现的矛盾冲突较其他戏剧更为迅速,更为集中,更为强烈而富有表现力,观赏者往往略思便知。
    二是“趣”。作为艺术的一个小分支,小品理所当然应具有审美娱乐的作用,因为人们去看小品并不是有意识地去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提高认识能力的,而是在寻求一种精神享受和情感满足,以便在一种暂时超越的自由境界里,获得精神、情感的快乐和栖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小品除了借助于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外,更是把“趣”字利用到了极至,那些生动有趣的情景,妙趣横生的画面,机智风趣的语言,独具匠心的安排,引人入胜的情节,耐人寻味的幽默谐谑,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让人忍俊不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然发现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了解到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在此,我们也弄清了小品的特点,所以我想把小品这一戏剧引入到学生的写作中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下面就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了。
    一、以“趣”激情,使学生乐于写作。利用小品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事实表明,学生在观看小品时,笑声朗朗,兴趣高涨,而在针对小品的内容或艺术形式进行叙述、说明或评论时,滔滔不绝,热情投入。学生想看、想说、想写。小品,成了搭载快乐并带领学生使向成功写作的快车。
    二、以“真”取材,使学生有话可说。一方面是生活的“真”。应该说,在所有的艺术中最像生活的便是戏剧了。戏剧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性与生活保持形似。人类的一切生活都可以通过戏剧来表现,看戏就是在拓展生活的视野。另一方面是艺术的“真”。戏剧所不同于生活的是,它具有艺术性,唯其如此,它比生活更概括、更集中、更典型、更突出,更能揭示生活的本质,所以在形式上也就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搬上电影和电视的戏剧,一些重要的特征和细节内容,在显像时会有意地突出放大,这无异于指导观众留心生活,深入思考。面对这活生生的艺术,艺术化了的生活,观众注意集中,身临其境,能述之有物,论之有据,当然有话可说。
    在所有的戏剧中,最能搬入作文课堂的是小品,因为它的“小”;在所有的观众中,最能被吸引、被唤起的是学生,也是因为它的“小”。
    三、以“演”求法,使学生会说会写。一是向演员学说话。一部成功的作品,其人物语言或叙述、或说明、或抒情、或议论,无不经过反复推敲,凝成精华。有的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有的娓娓道来,条分缕析;有的含蓄逶迤,藏而不露;有的鞭辟入里,义正辞严……副于人格化和动作化的语言,句句流露出生活的气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说些什么?是怎样说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用心听取、体会,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肯定会大有益处的。二是向导演学写法。小品在舞台为表演艺术,在剧本中为文学艺术。观看小品,透过舞台表演可以揣摩出写作的技法。写作中的素材加工,包括选材、炼意和审题,写作中的结构,包括剪裁、衔接和布局,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包括描写、叙述、抒情和议论,写作中的艺术技巧,包括渲染、烘托、反衬、对比、抑扬、虚实等等,一切在写作中可有的技法,在小品表演的舞台上均可以找到它的影迹。把小品搬入语文课堂,教师若能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能使学生悟出其理。
    四、移“花”接木,使学生写好自己。小品本身不是生活之源,其本质是艺术,它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借用小品来习作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就小品来写小品,而是要学习、领悟、借鉴和利用小品好的形式来写好自己的生活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借用小品指导学生习作时,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小品本身上,要把小品当作学生习作的向导,训练的工具,而最终是要以组成小品的一个或几个因素为标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活内容来。因此,把小品引入作文课堂,不等于闭门造车;相反,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扩大生活的视野,丰富写作的素材。
    以上四个方面是彼此独立又是相互统一的,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能把握住了这四个方面,把这四个方面能更好的引入到作文课堂中来,做到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那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是显而益见的事。

    参考书目:
    【1】、《文学概论》曹廷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年版
    【2】、《语文教育引论》阎立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课改,语文课堂和教师”  陈昌卫   新课程教育网
    【4】、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  江苏教育出版社
    【5】、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江苏教育出版社

校址:宿豫区扬子江路3号 联系电话0527-84492686  © Copyright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33554号-1  
咨询电话
电子邮箱
扫二维码
 云桌面
云眸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