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通知 / 公告

首页 > 名师风采 > 名师论道

学校细节管理之关注教师人格魅力

供稿:0  点击次数:3089  发布日期:2012/10/24 11:19:18

摘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以及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希望对我国现代的学校教育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教师人格;人格魅力;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由高新技术引发的“人才竞争”导致新的世界性“教育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已由过去的“教学主体型”转向“知识向导性”,由“教书单一性”转向“人才复合型”,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塑造教师人格,既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内心的愿望。现代学校管理也开始更加关注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人格作为一个科学研究对象的范畴被许多学科关注。但迄今为止只有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最透彻,并出现了众多学派。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或指人与外在情景融合的“自我统一体”。理想的人格是人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指明了人的成长方向,可作为普通人榜样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体现着教师个体的独特价值和教师职业的特点,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教育家认为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说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的人格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诠释的,而我国学者对人格的理解更偏重于伦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的,即是“人品”或“修养”。

王荣德认为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的内在行为倾向。概括来说教师的人格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的心理品质、教师的知识智能结构和对教育对象的影响力。教师人格的内涵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情感、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及个体行为对教育对象的影响力度。教育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工作的对象是人,因而教师的人格具有榜样作用。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

教师的人格魅力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越好。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最能折射教师的人格是否完美。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及时见效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教师的作风和意志等心理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教师积极热忱的态度能够使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喜欢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才有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喜欢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或偶像,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学业的发展。

()对学生情感的陶冶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它渗透到工作与学习的各个场所。在情感方面,学生希望教师能尊重自己。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渴望被尊重与理解,渴望能和教师平等交流和沟通。如果一名教师能够在恰当的时间给学生讲述他的求学史或一些人生感悟,那么不仅会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完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斗志。作为一名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懂得如何教学生则是重中之重,而懂得如何与学生相处则是教学的开始。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多方面,优秀的外表、良好的气质、内在的修养等等这些则是人格魅力是真正内涵的体现。

()对学生道德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代表着社会由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传播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训练、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又要组织控制、评价学生的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力。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有忠诚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就显得可亲可敬,教师的人格就会得到尊重和爱戴。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

(一)对自我的正确定位

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起桥梁作用,在促进学生身心道德发展过程中也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明确认识自身所应充当的角色。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学习化社会要求教师从过去的单一道德传授者向人生指导者转变。其次,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生活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是朋友,是一种互学共进的关系。教师对来自学生思想上的疑问、疑虑以及困惑都应以一种协商对话的方式来讨论,以求道德问题的逐步解决。最后,教师应以双向交往的合作观来指导德育的全过程。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指导过程相互发生作用的形式,更是一个师生情感、意志、人格、心灵整个精神互动的过程。

(二)充分发挥人格的渗透

教育要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主要还是要从教师本身着手,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应善于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人格渗透的作用。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尊重、关心、理解以及信任学生。教师只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才会有被尊重、被关心、被理解和被信任的触动,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对道德的追求,进而展现教育的全部潜力。而学生的进步与反馈又会进一步激起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使师生间形成一种情感交流的良性循环。在人格渗透的过程中,教师热忱的工作态度、强烈的道德观、精益求精的学术作风与乐于奉献的精神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

(三)树立个人权威

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优秀品格会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成为凝聚学生的一股巨大的力量。教师了解学生、独立公正、关怀备至等多种品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特有威信,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的权威存在于学生之间,是学生对教师的内心认同。教师权威的实质是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对教师的举止言谈极为崇拜,对教师的德行品质备加推崇,并乐于在各方面信任教师、效仿教师。一个善于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教师是一股于无声处的教育力量。教师牢固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将有利于德育的长足发展。

(四)学校的应该注重师资的培养

师资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感、高尚的人格修养、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能力以及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个社会有一种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意识到教学工作的特殊性质和特别功能,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需要师资培养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基本素质培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结构,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投入产出较大的效益。教师通过深造、进修等师资培养方式,从外来因素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以达到各方面的需求。还可通过不断的自学来提高师能和个人修养。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下,现代教师只有以科学精神武装自己,始终与时代同步,关心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提高师能,注重师德,才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校址:宿豫区扬子江路3号 联系电话0527-84492686  © Copyright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33554号-1  
咨询电话
电子邮箱
扫二维码
 云桌面
云眸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