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

通知 / 公告

首页 > 德育工作 > 心理健康

请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明天——浅谈苏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

供稿:0  点击次数:3010  发布日期:2012/11/6 10:59:01

摘要 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几种状况:一种是因缺少家庭温暖而交男女朋友;第二种是受家庭影响,只为混张文凭;第三种是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第四种是叛逆的心理强烈,与父母、师长的对立。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从家庭、学校及教师等方面来谈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家庭 学校 教师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只占5%一下。

根据这一调查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有必要科学分析和正确估计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程度,给予学生和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个正确的定位。

一、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任职于苏北一所农村高中,这所高中的现状是留守学生及单亲家庭比较多,他们普遍缺少关怀、缺少爱。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调查发现,部分孩子在父母离开以后,生活、学习、安全、心理、品行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家务活增加了他们的负担,没有营养充足、美味可口的饭菜,没有家长的辅导和管教,心理上产生畏惧感和自卑感,出现成绩下滑的迹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家庭温暖,自卑、渴望被爱。我在班里做了一次统计,全班51人,有32人为留守儿童,2人为单亲家庭。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中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做法。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他们在精神上如同乞丐。

我将一些问题学生的心理分为几种:

一种是因缺少家庭温暖而交男女朋友的,一到星期就去压马路、上网。例如作文《给父母一封信》时,学生这样写道:“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谈恋爱是因为我寂寞,我的那些女朋友们让我感受到温暖,她们都以我为中心,我不想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家。”可悲啊,现在有一部分学生谈朋友就是为了排遣寂寞。

第二种是受家庭影响,家庭小康甚至富裕的,或有权力的,只为混张文凭,回家上班(含打工)或当小老板。班里一男生曾对我说,老师,你别管我,俺家人都给我安排好了,等高中毕业证拿到我就进小舅公司了。当高中生带着这样的心理来学习,那就什么也学不到了。父母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有极大的影响。苏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带给孩子的思想是:上不成学就去打工。这就更加造成苏北与苏南学生的差异。

第三种是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处理好了很好,如果不能及时调节,问题就大了。我班一位男生的三位姐姐都是本科出身,全家人对他也寄予厚望,但他中考考了五百多分,他很是自卑,在周记中写道:姐姐们已经放弃我了,我还要努力吗?一段时间他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我及时开导他、给他关爱,转变了他的思想。现在几乎每节课上都有他回答问题的身影。我还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班有一位学生家庭相当贫困,是丁嘴一个贫困村上最贫困的单亲家庭。他和60多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每年靠着种地及低保过生活。老父亲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这位学生也很努力。开学一星期,我了解到他的情况很是欣慰,但看到作文《至吾父》时,我怀疑了。他的作文明显的虚假。我正要找他谈话时,他却送来了周记本,里面这样写道:我并不爱父亲,然而我更恨他。我的神经好像崩溃了,我再也找不回从前的自我了。《至吾父》这篇作文不符合实际,但真真正正地表达了我对父亲特殊的爱与特殊的恨。或许我是个两面派,老师,失去母爱的滋味是不好受的,我把这些苦都咽到胃里。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找他来谈话,我发现他什么都懂:懂得父亲的不易,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懂得……问题在他的父亲。一个电话,他父亲半小时内赶到。这时我才知道这位父亲是多么的冥顽不灵,认死理。对我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概不理,只要求他的孩子出人头地,在社会上拥有一份非常高的地位,而不顾孩子实际情况。我和他大吵一架,后来通过关系,我找他的邻居、亲戚跟他谈,更是被拒之门外。不能就此放弃,我又多次登门,终于被我感动了。虽然他还是不理解,但他相信我的诚意,相信我也是为了孩子好。这位父亲答应不再过分逼迫孩子,只要孩子在校努力读书。事情能处理到这份上,我还是很欣慰的。

第四种是与父母、师长的对立。中学生叛逆的心理还是很强烈的,父母、师长一定要跟孩子多交流、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否则一旦学生与父母、师长的对立导致中学生遇到问题时,求助无门,只有自己默默地忍受,加重了心理负荷,也增加了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

二、对策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笔者从家庭、学校及教师三方面来谈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做好孩子的健康心态的表率。父母应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以身作则,夫妻恩爱,孝敬长辈,尤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是要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作好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特别是孩子不在身边的。一位学生作文中写: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了赚钱,为了我们,可我毕竟是个孩子,一个渴望温暖、渴望被关心的孩子。我常常躲在角落里哭泣。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满足。家长一定要担负起这个责任。要创造机会多沟通,多回家,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以《至吾父》的小作者为例,他是从来都不与父亲沟通的,回家就是看书学习,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又考取**名牌大学,**又拿多少钱一月”,每次听到这些话他都是狠狠地把门一甩,进屋看书。这些话极大地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在上到《十八岁和其他》时,孩子们反映我们有好多家长经常在自家小孩面前说别人家小孩多么好,自己家小孩这不行那不行。这都大大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与家长说知心话了。父母和亲人所给予孩子多方面的关爱。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支持、信任等等。

(二)学校创设健康的校园环境

首先,发挥学校的特色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热情。如我们学校特色——儒家文化的教育,我们开展了朗诵比赛,自制画报,就儒家一些观点进行辩论等活动,。这既增加了学校生活的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韧、勇敢、细心进取等优秀品质,锻炼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促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

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情感和责任。例如班级间开展乒乓球赛、篮球赛、足球赛等活,来锻炼他们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再次,学校创设健康的校园环境,组织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专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任教。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问题辅导。这在苏北地区实行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如,自信心、情绪控制、语言表达等。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如:采用情景式、讨论式、模拟式、现场咨询式等多种方法。

第四,加强校园安全建设,确保零事故。学校专门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有健康的学习。因此,学科教师也必须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常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也应经常与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交流,用健康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智。作为教师,还必须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理解学生,而且还要能够指导家长加强与学生的平等沟通,(如家长会)同时,也要及时地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恰当的指导,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

针对苏北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成熟性、闭锁性、自卑性、幻想性、独立性),我给自己定了几条原则,仅供参考:

1.认真倾听、理解支持原则。

主动咨询的学生,是意识到自己心理上存在某种问题和困扰,并想通过咨询得到帮助的人。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希望。老师要诚恳接待学生,认真倾听、鼓励学生消除疑虑,畅所欲言。要给予学生心理支持,树立他们解决困难的心理。

2、保守秘密原则。

保守秘密是对学生人格和隐私权的最大尊重。只有在保守秘密的基础上,师生才有可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

3.疏导教育、情感沟通原则。

疏导就是说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抚平他们的焦虑、忧郁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认识,如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尽情吼叫、哭泣来尽情宣泄自己的不满或怨恨情绪。我班上一位女生的父亲去世了,她情绪一直很低落,表现为内向、不合群。我先以大姐姐的身份找她聊些生活上的小事,学习上多关心她。渐渐地,这位女生对我敞开了心灵的大门,那天,她把压抑在心中的悲伤全部哭诉出来。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再如对班里一些有交男女朋友倾向的学生,我们教师要及时跟学生沟通、交流,这样能让因空虚、寂寞而渴望被爱的学生看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从而避免一些难以挽回的后果。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科书教育学生。如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一文,教师可通过作者史铁生自身的经历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告诉学生,上帝是公平的,当上帝关起你一扇门的同时,还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4.从具体到一般的原则。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很具体的很小的问题。在指导时教师切忌就事论事,先要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入手,逐渐使他们学会把握问题的重点,进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

总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请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张立新 主编《21世纪教师素质纲要》 

乐国安《咨询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江海燕《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暨南大学出版社

谢旦娜《试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林玉生《中小学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

 

 

校址:宿豫区扬子江路3号 联系电话0527-84492686  © Copyright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33554号-1  
咨询电话
电子邮箱
扫二维码
 云桌面
云眸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