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通知 / 公告

首页 > 名师风采 > 名师论道

借助史传类文言文,培养中学生的读写能力

供稿:  点击次数:2156  发布日期:2023/2/28 13:28:08

文言文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史传类文言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很多语文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学习这类作品。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解析文章的结构

文言文讲究行文和炼字艺术。所以,朱光潜先生提倡:“写作教学要取材、取法于古文,要通过读写结合玩味文言文的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让文心文意沉到心灵里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史传类文言文的结构和布局,让他们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然后仿写,以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例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给他们三至五分钟的时间分析文本,看看文章具有哪些特点。接着,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文章整体上以“二一二”的结构布局,两段起,两段收,中间饱满。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三抑三扬,行文布局充满对称美,是谋篇布局的典范。在文章中,作者展现了烛之武高超的谈判才能。文章详略得当,说理透彻,主要表现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经过。作者将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这使学生认识到,写文章不能平铺直叙,要讲究有起有伏、详略得当。在此基础上,有的学生按照该文的结构,结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老人摔倒扶不扶、高中生追求名牌等,写了很多精彩的文章。

探究文本的主旨

文章的主旨,往往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学生要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就要准确地立意。唐代诗人杜牧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陋室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章立意就像是“仙”和“龙”一样,有了它们,山和水才会有灵气。史传类文言文的立意都非常明确,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主旨,看看作者是如何选择立意角度、安排材料和表达观点的,让他们学有所得,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例如,在讲授《鸿门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然后带领学生多角度了解文章的立意特点,如文章的立意是否准确、新颖、有深度。项兴兵四十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威逼刘邦十万大军从令。刘邦隐忍以行,前往项羽的驻地赴宴,凭借张良的智谋和自己的勇敢,得以逃脱。范增力主消灭刘邦,项伯为报私德,连夜前往刘邦军营通告张良。在鸿门宴上,项羽不理睬范增杀害死刘邦的暗示,最终刘邦成功逃脱,项羽错杀良机。作者为例揭示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合理安排了刘项结亲、范增进谏、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情节,以极其深微而又明显的爱憎笔触,刻画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统治人物的形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从别的角度立意,另写一篇《鸿门宴》。

三、赏析文本的艺术特色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史传类文言文,让他们感受文本的艺术美。史传类文言文的语言极富生命力和文化内涵,在写人叙事方面,作者擅长用少量的笔墨展现生动的人物形象,善于把历史事件与人物描写结合起来,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看一看古人是如何用语言来传情达意、展现人物性格的。例如,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然后围绕文章中的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探究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塑造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使秦,秦王欲强夺和氏璧,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这一细节就十分生动。司马迁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极力渲染。比如,他抓住“智勇”这一特征,写道:“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司马迁也擅长在典型事件中突出人物形象,如三个故事都着重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赏析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参考本文,选取典型事件,用矛盾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去刻画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史传类文言文,以读带写,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校址:宿豫区扬子江路3号 联系电话0527-84492686  © Copyright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33554号-1  
咨询电话
电子邮箱
扫二维码
 云桌面
云眸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