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宿豫实验高中 陈法梅
本卷命题范围是必修(第三册)的一~八专题和选修1全册。考查的知识点分布面广,但侧重主干知识。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下面从命题思路、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一、命题思路
1.命题取材多样化
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各种新材料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越来越常见,所选材料广泛,形式多样,重视考查学生信息解读、知识迁移能力, 这此就有图示、表格、条约、评论、电影等多种材料来命题,体现了试题的新颖性和可读性。
2.命题视角多元化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的明显趋势。 就体现了以文明史观为主,同时兼顾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的多元视角观察历史的发展变化。如27题就考察文化全球化,文明史观。本卷试题命制以文明史观为基调,四种史观并存,对文明史观的考查重在中国从古到今政治文明的主要成果,
3.目标考查多维化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本卷试题命制的方向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齐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融。新高考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从来就未忽视过历史知识的掌握要求,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准确、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成其它目标。
4、内容上注重全面考查与重点考查相结合
中国历史占到72分,世界历史占到48分;古代历史占到34分,近现代历史占到86分。儒家思想、近代以来的西方科技、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选择题一共占到13题,五个大题目突出重点。
二、存在问题
(一)试卷问题
1、试卷偏于保守,没有多少新意。
在试卷中有许多地方学生不止一次做过,有的甚至是完全对学生背书的考察,如第23题西欧人是如何拿来中国文明的,完全靠的是学生的书本记忆能力。
2、缺少图表材料的考查
试卷只有第7题有图画,但没有什么实际用途,所以在图文结合方面有所遗憾。
(二)学生问题
1、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答案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
2、学生做题中,没有注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突破,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
3、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
三、教学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手和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因此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
建议一:现以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文字史料的方法为例加以说明,由于客观的历史事实本身已不存在,学生要学习和认识过去的历史事实,必须通过各种史料进行间接的了解和认识,这就意味着历史学习中阅读方法的重要性。各类试题的史料尤以文字型材料居多,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完成作答,实非易事。教师可用历史阅读法和语文阅读法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阅读,历史阅读法即四要素法:时间、空间、人物、史料特点(一手/二手史料、史料价值、史实/解释/评论等)。
建议二: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电脑阅卷形势下的答题格式也很重要,有不少同学不在规定地方答题。
201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