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

通知 / 公告

首页 > 教研教学 > 课题研究

践行生活教育理念 走出思想政治课的困境

供稿:0  点击次数:2499  发布日期:2013/1/29 17:06:19

践行生活教育理念   走出思想政治课的困境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吴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进步,传统的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地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为此,我国现在正在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思想政治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能够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这种困境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关键词:生活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课堂生活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进步,传统的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地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为此,我国现在正在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在它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尤其是在我们江苏省自2008年开始实行“3 + 学业水平测试 + 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模式下,政治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明显降低了。

引起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行的高考模式,老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和社会的等方面的因素。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能够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这种困境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分析

1)生活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这具体表现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

生活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2)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时,教育又在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他说,“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而“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和校训。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意图之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又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轨道上来。

3)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对现代各类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特别是对贯彻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教育事业伟大振兴更具现实意义。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谈谈如何去实践和思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走出思想政治课的困境。

1)要把课堂生活化

陶行知看到‘“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把生活从属于教育,把社会缩小进学校,这样的理论在中国是没有出路的。陶行知说“我把他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的教育,一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人们要过健康的生活,就须有健康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就有劳动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就有科学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就有艺术的教育。所以说生活教育是用生活来教育“也就是为生活而教育”。

生活是政治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日益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政性和生活化取向,但是一般倾向于选择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为教学素材,而学生的生活及学生比较熟悉的周边社会生活却常常被“冷落”,导致书本理论与学生生活存在着较远的距离,在学生中容易产生“大而空”的主观印象,这些生活素材不足以为学生顺利进行“意义建构”搭建坚实的阶梯。如果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思想、思维规律等实际情况,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包括乡土资源在内的感性生活题材,让生活成为活生生的教材,并以这些便于学生感知的生活现象为逻辑起点,“以小见大”,“以近见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有利于学生主动、有意义地学习,实现从生活经验到知识理论的飞跃,提升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陶行知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之,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例如:笔者在《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搜集宿迁市政府在2011年度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一时间,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到了宿迁大桥的通车,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对困难学生的资助等等。

2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充分开发个体的潜能,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能够正确地进行知识学习和创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和我国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生活既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归宿。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简言之,要关注学生内在的需要。“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认识的内在动因,是良好的价值观形成的坚实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生活需要应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构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组织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入手,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反映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例如,笔者在讲授矛盾相关内容时,针对当前高中阶段比较敏感和棘手的早恋问题,通过正反两个案例的呈现,积极引导学生用矛盾的特殊性(人生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主次矛盾等相关知识加以讨论与评析,既使学生对矛盾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直观的把握,又使得学生对待早恋问题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接受的量的多少和接受的深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改善这种“注入”的技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好比是在岸上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这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他坚定地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因此,“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都要以做为基础”,“以‘事’为我们活动的中心”,并强调“不做无学;不做无教”。因此,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来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情景教学、对话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

1、情景教学

不少学生对政治课兴趣低下,“学而不信,知而不行”,如果通过情景教学,就能使学生亲身感受某一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识情感。这就需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汲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文本”中抽象的语词再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学习有关货币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们模拟物物交换的过程,比较真实地再现了物物交换的情景,学生在活动的体验过程中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货币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学生的兴趣大涨。再如,针对学生关心时事新闻的需求,笔者创设了每周新闻播报制度,让学生在课上播报与课文相关的新闻并作简要点评。学生们积极准备,精彩发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话教学

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我们称之为“教学对话”。教学对话法就是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

对话教学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关系,学生通过理解和“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

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时,有学生谈及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现象,笔者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并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这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地“打压”,要注重引导,师生之间要进行平等的对话。

3、探究教学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在对某一现象进行分析时,教师总习惯于把一些材料直接搬到课堂中,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思考,这样把学习中探究这一关键的环节省略了,学生知识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他们并不一定真正理解知识。比如,在讲解我国政府的职能内容之前,笔者让学生做社会调查,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当地政府为百姓提供了哪些服务。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并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勤于反思,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何国华,200609

2]《陶行知研究集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会社  1994

3]《中国教育改造》,人民出版社; 1 (2008121)

 

 

 

校址:宿豫区扬子江路3号 联系电话0527-84492686  © Copyright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33554号-1  
咨询电话
电子邮箱
扫二维码
 云桌面
云眸普教